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校園文化資產詮釋
Campus Heritage Interpretation 
開課學期
105-1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黃麗玲 
課號
BP5010 
課程識別碼
544 U173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四3,4,5(10:20~13:10) 
上課地點
 
備註
A25*:歷史思維、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領域。可充抵通識
總人數上限:6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門課的前身為2002年成立之「校園導覽隊」,當時為求讓導覽員能獲得更具系統性的培訓,多名學生一同設想並開辦了「91學年度第二學期台大解說隊服務課程」,將導覽與解說結合,其後,經多人的共同努力,「校園文化資產詮釋課程」歷經波折終於得以於92學年度第一學期順利開設,課程自創立之初,直至今日運作,均仰賴學生自主籌辦,老師從旁協助。作為一門不同於其他通識課的通識課,除了每週定有演講課──由對於校園的人文歷史、空間建築、生態環境等領域之專業師資授課,讓修課同學經由聽講了解台大;此外,實習課的設計讓修課同學實際挖掘台大校園,學生得以體會「做中學」的自主深刻學習經驗,並每年舉辦成果發表,實際展現學生對校園的影響力。期望能讓學生們傳承對台大校園的關心及產生應有的貢獻。

本課程涵蓋課堂聽講與課後實習兩部分,涵括的內容橫跨臺大校園之人文歷史、建築空間、生態環境等領域。

課堂聽講:延請三大領域之專家學者前來授課,提供學生歷史思維的能力,並描述價值呈現的多樣可能性。

課後實習:由助教引導學生主動對校園進行深度的挖掘,以達到環境激發學生對於校園的認同與行動、並進行自身對於校園文化環境的詮釋之目標。

 

課程目標
本課程有兩大重要目標:

其一為藉由校園環境教育激發臺大學生對於周邊環境及公共事務的關懷,因此以臺大校園之重要文化資產為探討主體,期望引發修課學生對於校園的喜愛,使其關懷、珍視校園環境及校園公共事務,進而產生對臺大的歸屬感以及日後接觸其他環境和事務也會關心的念頭。

其二是讓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對校園文化資產作出自己的詮釋,並能共同書寫與創造校園歷史。

 
課程要求
課程第一週為課程介紹,包含評分方式與實習課分組介紹,係往後修課的重要資訊,請有意加簽課程者,務必出席第一週課程。又為確保實習課授課品質,本課程能加簽的人數將在第二週視選課人數而定,故除了初選即來信選課的同學,在第二週助教才會發放加簽同學的授權碼,請有意加簽的同學開學前兩週務必到課。

本課程同時開放碩士班同學修習,惟其課程要求與學士班同學有所不同,詳列如下:

一、研究生的課程形式

1. 於每周實習課外,另增加兩次的碩士班seminar文獻討論課

2. 需於討論課前,先行閱讀指定教材,並繳交兩次memo(對於文獻的看法、心得以及提問)

3. 討論課是否積極參與討論,為重要的評分標準

二、研究生的實習課要求

1. 需到課11周(含)以上,採彈性出席制度,由碩士班學生自行依照學習狀況調整。當周不到,皆需向實習課助教事先告知。

2. 嘗試將seminar中獲得的觀點,在實習課程中加以深化

3. 於課外時間,自行閱讀seminar教材,並繳交相關作業

三、碩士班修課指定閱讀

范雲(2010)「說故事與民主討論:一個公民社會內部族群對話論壇的分析」。
台灣民主季刊,第七卷,第一期,頁65-106。2010年3月。

夏鑄九(2010)夏鑄九的校園時空漫步。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葛藍.愛波林著(2005)『第一章遺產的本質』、『第二章遺產的詮釋和呈現:附屬和傳遞的意義』,『第十二章遺產管理架構與方法:一些其他的國家』(共128頁),收自「文化遺產:鑑定保存與管理」。劉藍玉譯。牛津大學、五觀藝術管理公司出版。

Byrne, Denis (2008) ‘Heritage as social action’, in The heritage Reader, edited by Graham Fairclough, Rodney Harrison, John H, Jameson Jnr and John Schofield. Pp149-174, London: Routledge

Corsane, Gerard (2005) ‘Issues in Heritage, museums and galleries: a brief introduction’, in Heritage, Museums and Galleries: An introductory reader, pp1-12.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Glassberg, David (1996) Public History and the Study of Memory
In The Public Historian, Vol. 18, No. 2 (Spring, 1996), pp. 7-23.Published b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n behalf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n Public History

Newman, Andrew (2005) ‘Understand the social impact of museums, galleries and heritage through the concept of capital’, Pp 229-237 in Heritage, Museums and Galleries: An introductory reader, pp1-12.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1. 劉子銘、楊松翰、蔡明達、劉建甫等著,《Hi!NTU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臺北市:國立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

2. 陳俊宏著,《臺大真好看:臺大校園動物導覽手冊》(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
心,2008)。

3. 張育森著,《臺大自然美:臺大校園植物導覽手冊》(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
心,2008)。

4. 夏鑄九著,《夏鑄九的臺大校園時空漫步》(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

5. 臺大博物館群編著,《標本.文物.我們的歷史》(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4)。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無資料